一、餐具洗消程序
公用餐具、容器、用具在使用前应当遵守国家制定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,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: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(水温以50-60℃为宜);第二步是温水清洗,去除残留油脂等(水温以30摄氏度左右为宜);第三部是消毒,可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杀灭餐具上的残留病原微生物(如病菌、病毒等);第四步是冲洗,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;第五步是保洁,即将洗净的消毒后的餐具、容器、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,以防止再污染。
二、餐具洗涤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
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:
(一)煮沸消毒法
消毒锅应呈桶状、锅底稍平、水量适度,以竹篮盛装餐具,当水沸时,将餐具放入其中,待水再沸时,取出备用,就是沸进沸出。
(二)蒸汽消毒法
这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,其法多种多样,有简易蒸汽消毒法、锅炉蒸汽法、电热蒸汽消毒法等,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℃上,保持30分钟即可。
三、加强餐具洗涤消毒工作的管理
食堂指定人员负责餐具容器、用具洗涤消毒工作的日常管理,做到消毒经常化,并可通过以下检查方法检查其工作质量:
(一)感官检查,首先检查洗涤人员是否按洗涤程序操作,有无弄虚作假,省略消毒程序。
(二)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,如有、无消毒液、消毒柜的温度等;最后检查备用餐具的卫生质量,一般来说,卫生质量较好的餐具应当是内外壁和底部无油腻,呈现本色。
(三)清洗和运输人员在整理、运输餐器具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,盛装餐具的器具要求密封加盖。
(四)消毒后的物品必须放在指定位置,从而避免二次污染,并填写《餐具工具清洗消毒记录表》。